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案件快报 > 案件快报
二十余年官界墙纠纷一朝化解
作者:问会娣  发布时间:2018-06-04 11:29:46 打印 字号: | |
  近日,白水法院受理了一起矛盾长达20余年的相邻关系纠纷案件,通过办案法官多方努力,2018年5月29日,董、刘 两家的儿子终于握手言和,原有的官界墙由董家无偿使用,困扰两个家庭20余年的矛盾得以圆满化解。

  事情还得从20多年前说起,董家与刘家为东西邻居,其宅基地位于白水县城乡结合部。1997年刘家征得董家同意后,将两家原有的土界墙拆除,重新修葺俩家界墙并靠界墙坐西朝东修建房屋时,双方因新界墙是官墙还是私墙意见发生分歧,董家对已开工基建的刘家进行了阻挡。经村委会调解,刘家为了修建顺利进行,极不情愿地与董家达成界墙协议:即刘家在原土界墙的位置上用砖筑成界墙为官墙,董家将来修建时可无偿使用。书写协议和双方当事人的签字都是由村干部一人完成,刘家由于心中不满捺印时用指甲盖按的指印。刘家修建完工后不久,董家靠着界墙给自家安装大门时遭到刘家阻挡,董家便在自家院子靠刘家一侧的墙根挖了水渠,受雨水和生活废水侵蚀,致刘家靠界墙新建房屋室内出现大面积墙皮脱落,室内潮湿无法居住,双方矛盾进一步升级,在村干部劝说下董家填埋了水渠后进城居住,但双方的积怨并未消除。近年来,由于城市规划和发展,双方所在村庄被白水县确定为公园村庄重点建设,该村宅基地经济价值得以提升。2018年董家准备翻修村子的老宅基,刘家认为界墙是自家修建而进行阻挡,经村镇政府及包村干部多次调解未果,董家为此提起诉讼。

  承办法官了解到矛盾的根源后,并未急于开庭,而是深入该村了解情况,走访村干部,村民及九十年代处理双方界墙纠纷的村干部。得知双方的家庭经济状况都比较好,界墙纠纷只是双方积怨的借口,且当事人都是七十多岁的老年人,积怨较深,若处理不当很可能引发更大的矛盾。承办法官分别走入两位村民家中,在与双方的交谈过程中了解到,双方当事人儿子年龄相仿,想必沟通起来比较容易,案件终于找到了突破口。承办法官通知两位年轻人来到法院,希望他们能说服各自父母消除积怨,让20余年的恩怨不要在下一代身上延续,最终案件出现转机,经过调解便出现了文章开头喜人的结局。
责任编辑:贾勇杰